财经要闻  > 宏观分析  > 详情

上海服务业"十四五":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1000家

(2021-07-15 出处:第一财经 )

开源证券免责声明 本资讯由恒生聚源提供,仅作参考,不作为投资依据!

到2025年,上海将累计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00家左右、贸易型总部300家左右。 7月14日发布的《上海市服务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(下称《规划》)提出,依托深化开放、制度优化及科技创新,集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主体。 今年1~5月,上海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6家、外资研发中心9家,二者累计分别达797家和490家;其中新增大中华区级以上总部6家,累计达143家。 服务业占比升至75% 《规划》称,到2025年,构建服务功能强辐射、服务环节高增值、服务内容高品质,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和产业跨界深度融合的“一强、两高、两融合”现代服务产业体系,呈现创新主体高能活跃、流量资源高效配置、总部机构多元集聚、开放格局内外联动的服务经济新特征,使上海在全球服务网络中的位势和能级不断攀升。 服务业是上海经济增量的主导引擎。2020年,上海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8307.54亿元,“十三五”期间年均增速7.1%,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3.1%。 与此同时,服务业也是上海拉动投资、吸引外资的主力军。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82.1%,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实到外资金额比重达94.5%。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裘文进表示,服务业已成为上海稳增长的主动力、保就业的主力军、吸引外资的主磁场、税收增长的主源泉,是上海产业发展的基本盘。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、最好水平,上海服务业依然存在内部结构不均衡、主体发展不均衡、辐射能级不充分、制度供给不匹配等短板和不足,需要“十四五”期间持续不懈努力,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动上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,实现服务经济新的提升突破。 根据《规划》,到2025年,服务业增加值占上海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将进一步提升到75%左右,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到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66.7%左右,知识密集型服务业(信息服务、专业服务、科技研发服务等)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%左右。 “十四五”期间,上海将着力构建以“一核、两带、三极、多片区”为主体的服务业空间格局。 赋能3+6产业体系 裘文进表示,服务业涵盖的行业类别非常广泛,涉及到生产生活方方面面,《规划》提出要发展三大板块。其中之一,就是生产性服务业板块。 “主要是通过产业间协同渗透融合,促进产业能级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的toB型生产性服务,体现的是产业链、价值链高端增值和生产效率变革。”裘文进说。 “十三五”期间,上海生产性服务业持续领跑全国,2020年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实现营收总额30552.4亿元,占服务业比重超63%。今年上半年,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实现营业收入15428亿元,同比增长27.5%,带动相关制造业同步增长,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,呈现高质量发展趋势。 根据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战略定位,上海市经信委生产性服务业处副处长张莉表示,重点是推进与上海的三大先导产业(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)、六大产业集群(电子信息、生命健康、汽车、高端装备、先进材料、时尚消费品)深度融合的生产性服务业。 上海市经信委牵头开展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编制。根据规划,到2025年,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年营业收入总规模达到45000亿元左右,年均保持8%左右增长。 同时,培育和打造2000家生产性服务业头部企业、品牌企业和示范企业;遴选20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、示范平台(项目)。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一步集聚,建设60家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,集聚3.5万家生产性服务业企业。 进一步扩大开放 《规划》提出,到2025年,服务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,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制度规范更加健全,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,口岸货物进出口总额占全球比重稳定在3.2%左右,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额占国内直接融资额比重保持85%左右,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不低于52%,不断提升服务能级,扩大辐射半径。 服务业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领域。仅以金融业为例,截至2020年末,上海拥有各类持牌金融机构1674家,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占比超过30%。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、全球清算对手方协会(CCP12)等一大批总部型、功能性金融机构或组织相继落沪。金融开放“首家”“首批”示范效应明显。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取得重要进展。银行间债券、外汇、货币等金融市场开放步伐加快,“沪港通”“债券通”平稳运行,“沪伦通”“中日ETF互通”等成功推出。 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总经济师陶昌盛表示,“十四五”期间,要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等指导下,推动一批具有首创性、引领性金融改革举措,推动金融服务业更高水平对外开放。推进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建设。不断提升重要大宗商品“上海价格”的影响力。